当前位置:首页 > 踢球进阶 > 经验 > 年纪大了怎么踢?深度解析球员年龄与场上位置的关系

年纪大了怎么踢?深度解析球员年龄与场上位置的关系

前年六月份欧冠决赛的时候,安德烈亚-皮尔洛将36岁了。他当晚坐镇中场,组织进攻。这个位置对于不再年轻的球员来说是一个非常流行的选择。

 
(作者 Blair Newman 本文撰稿于2015年)
 
几周之前,迈克尔-卡里克突然引起了了一阵关注。他为曼联效力近十年,从2000年期也时常为英格兰国家队出场。这位安静低调的英格兰人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这也让人非常好奇,背后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身体状况良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场上位置使然。在英格兰做客都灵对战意大利的友谊赛之前,33岁的卡里克刚刚与俱乐部续约一年。很遗憾,续约花了这么长的时间,不过最终他还是让俱乐部和国家队教练欣赏他的才华。在路易斯-范加尔的体系里,他在安德尔-埃雷拉和马鲁万-费莱尼身后穿针引线。罗伊-霍奇森把他招入自己的首发阵容可能也是出于对杰克-威尔希尔受伤的考虑。但是毫无疑问,只要英格兰的中场基础还在,那么卡里克是公认的实力竞争者。尽管现在一切顺利,但是卡里克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波折。中场拖后的组织者角色有时候看上去比较脆弱。他速度不快,身形也不高大,与防守队员身前的角色不符,也不像许多他同时代的球员那样是英格兰典型的全能型中场,更不是一位不凡的抢球大师。他的才能总是被忽略,甚至被诋毁,但是现在,年逾30的卡里克成为了英格兰唯一的中场指挥官,收获了应得的赞誉。考虑到场上位置,中场指挥官的角色也是现代足球里的一个现象。通常来说,在历史上,中场的防守区域是专门留给那些防守队员的,而在这一区域前面的人才需要有创造力。
 
但是在20世纪早期,维托里奥-波佐(Vittorio Pozzo)的Metodo体系首次表现出了中场指挥官的特点。波佐当时是意大利队的教练,从许多层面来说,他给球队的影响都是非常显著的,然而30年代的时候,他改变了阵型,定义了一个时代。 波佐在英格兰学习和工作过,耳濡目染之间他开始欣赏曼联中卫查理-罗伯茨的踢法。罗伯茨拥有良好的技术,能够发动进攻,这一直是波佐在带队时希望自己的中卫具备的能力。中卫最初只是被看做2-3-5阵型中场三人的中心,而波佐时代中卫只是三后卫线上的一部分,但是波佐用自己的方法改造了2-3-5阵型,没有加入第三名后卫。他希望他的中卫能够有传球的能力,他需要的是一位场上的指挥官,意大利人称为“regista(导演)”。 路易斯-蒙蒂(Luis Monti)代表阿根廷出战1930年世界杯,并帮助球队进入决赛,不过他们在决赛输给了乌拉圭。1931年,他从圣洛伦索转会尤文图斯,转战意大利赛场。由于拥有意大利血统,波佐很快招他入麾下,作为2-3-2-3Metodo体系里的中卫,担任“导演”的重任。蒙蒂当时已经30多岁了,有一点超重,而且速度不快,但是他就是波佐最合适的人选。在意大利失去控球权时,他能够拖得足够后,然后在球队重获球权时,能够创造机会。
 
33岁的蒙蒂成为了球队的核心,帮助意大利赢得了1934年世界杯。 足球战术的不断发展最终带来了四后卫体系,而后卫线身前就是防守型中场的位置,这名球员活动的空间与中场指挥官一样,但是却拥有完全不同的风格和职责。中场指挥官们到处游移,但是防守型中场基本不会改变位置;中场指挥官组织进攻,防守型中场只是传球;前者是进攻创造者,后者是进攻破坏者。现在人们逐渐接受这两个位置的球员在中后场之间相互合作的模式,但是如果防守队员身前只能有一名球员,那么能够拿到球权的球员才是首选,因为这时需要的是效率,而不需要多么出色。 需要在防线前面提供一层保护的时候,使用进攻破坏者就更为有用,他的身前是更多进攻性中场。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克劳德-马克莱莱,他离开之后,皇马的队伍平衡就被打破了,而在加入切尔西之后,又帮助何塞-穆里尼奥手下的伦敦新贵加强了球队脊柱的强度。 最近中后场的创造者们又迎来了复兴,与蒙蒂一样,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在职业生涯后期闪耀。 去年夏天,托尼-克罗斯离开拜仁慕尼黑来到皇马,德国球队已经为他的离去做好了准备。佩普-瓜迪奥拉找到了他需要的球员,然后签下他来替代离开的托尼-克罗斯,这个人就是哈维-阿隆索。 32岁的阿隆索职业生涯辉煌无数,现在他又开启了新篇章,离开皇马,转投瓜迪奥拉手下学习。阿隆索加盟的时候,蒂亚戈-阿尔坎塔拉和巴斯蒂安-施魏因施泰格都在养伤,加上克罗斯的离开,这一切都意味着阿隆索只是一个过渡的球员,是一个在需要时候能够站出来的优质球员。几个月之后,阿隆索就33岁了,但是其他的数据能够带来更多信息。在2-0战胜科隆的比赛中,阿隆索触球204次,打破了德甲的记录,他的传球记录也一直惊人。 阿隆索到来时,瓜迪奥拉形容他是“完美的解决方案”,并且让他在自己的体系获得了固定的首发位置。瓜迪奥拉在拜仁的战术旨在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模仿波佐的Metodo体系,阿隆索就是他的蒙蒂。
 
阿隆索过去习惯于打双后腰,来到拜仁后稍微改变了一下自己的角色。现在他有更大的自由,有时后撤得非常深,甚至可能来到中后卫之间或者身后接球,然后开始组织进攻。如果存在纯粹的“指挥官”,那么阿隆索可以算的上一位,现在他正在新家享受职业生涯晚期的辉煌,年龄丝毫不是问题。“年龄越大,你就会少跑动多思考,”本赛季初阿隆索如是说,“年龄越大,你就越需要镇定,需要更好地阅读比赛,理解比赛。” 如果世界上有哪位球员知道如何抵抗年龄和年龄带来的影响,那么此人非安德烈亚-皮尔洛莫属。这位高冷的意大利人在职业生涯初期扮演着另外一种组织者的角色,他在布雷西亚取得突破后签约国米,被作为影锋使用。但是他在这个位置上表现一般,2001年租借回到布雷西亚,卡罗-马佐尼开始让他打更加靠后一点的位置。 从此皮尔洛开始爆发,也找到了职业生涯的方向。正是他的传球让罗伯特-巴乔在对阵尤文的比赛中上演惊天射门。当时皮尔洛在中场拿球,精准长传越过尤文的防守找到巴乔,巴乔的控球能力和临门一脚惊为天人,也是这位陨落的天才最后几脚伟大的触球。这一球的功劳要归于皮尔洛的灵感和手术刀般的传球。 此后,皮尔洛就从内拉祖里转变为红黑军团的一员,加盟了卡洛-安切洛蒂带领的AC米兰,虽然为不同球队效力,但是始终留在同一座城市的同一座球场里。有趣的是,布雷西亚之后签下瓜迪奥拉来代皮尔洛的位置,后者也是一位传奇的大师,在巴塞罗那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安切洛蒂不仅让皮尔洛继续打自己熟悉的位置,还围绕他打造球队的中场。再加上难缠的格纳罗-加图索和强硬的马西莫-安布罗西奇在前面,皮尔洛有充足的自由来掌控比赛。
 
2009年安切洛蒂离开米兰,马西米利亚诺-阿莱格里接过教鞭,这一变化也意味着皮尔洛米兰生涯的终结。阿莱格里带来了马克-范博梅尔,让这位打法彪悍的荷兰人与安布罗西奇在防线前面轮换,相比皮尔洛的技术,阿莱格里更信任他们的稳固。最终皮尔洛自由转会到尤文图斯,他在圣西罗最后的时间里,很少有人能够察觉,32岁的皮尔洛离开会给米兰带来多么大的伤害。 皮尔洛加盟尤文之后,四个赛季几乎每个赛季中,尤文都能赢得意甲冠军,他们也准备好迎接下一个联赛冠军。本赛季初,阿莱格里被任命为安东尼奥-孔蒂的接班人,成为尤文图斯的教练,他别无选择,必须尊重皮尔洛,在4-1-3-2阵型中给他更多的空间,让他成为球队的指挥家。 皮尔洛在过去二十年间的努力使得意大利足坛改变了对拖后中场的看法。之前可能由于著名记者Gianni Brera的理论,人们认为意大利民族天生身体素质较弱,所以应该重视防守。意大利的教练们都很难再自己的体系里加入优雅的元素,因此也不认为中场指挥官有什么价值。传统观点认为,进攻组织者应该留在防线之前,而皮尔洛的方式太冒险,而且他的风格也被认为华而不实,因为普遍观点是这一区域的球员需要更加强劲,更有力量,更加安全。 这种观点的实例之一体现在法比奥-卡佩罗接手皇马后,他认为费尔南多-雷东多太优雅了,不能打防线前的位置。卡佩罗喜欢这个位置上放一个更加强壮的球员;在米兰时,他用的是马塞尔-德塞利。他认为雷东多这样的球员位置应该更为靠前。 卡佩罗离开皇马的时候,观念转变了,他对雷东多的角色有了更好的理解,也理解了他作为一个拖后中场的效用。这种观点似乎给现代意大利足球带来了永久的改变,现在像大卫-皮萨罗和米尔科-瓦尔蒂菲奥里(Mirko Valdifiori)这样的球员有了更多的空间。要想站在意甲后卫身前,执行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而那些喜欢追着球跑的球员也有机会。35岁的皮尔洛依然是领军人物。
 
对卡里克来说也是一样。亚历克斯-弗格森爵士把他从热刺带到了老特拉福德,花了1860万英镑,他也成为了曼联历史上身价第六高的球员。卡里克还获得了之前全能球员罗伊-基恩的16号球衣。有些人认为,卡里克继承了基恩的球衣,也就意味着他是基恩的直接继承者,但是事实却与此大相径庭。没错,基恩的离去确实给俱乐部中场留下了一个漏洞,但是弗格森并不打算补上这个洞,而是打算完全改造阵型。 弗格森明白中场需要多层次,而不是单层次,他把卡里克带来就是要他成为自己的控球中场。这笔签约表明曼联在离开4-4-2的传统阵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他们开始适应环境的改变。在之后的几年中,他们通过混用4-3-3和4-2-3-1体系赢得了欧冠联赛,卡里克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卡里克从来没有达到过皮尔洛和阿隆索这样的顶级级别,主要是因为他缺少一致的节奏,传球范围也不够广。然而,英格兰足球从来都很难做出改变去接受新思想,所以卡里克在很长时间内都被忽略了,他的价值没有得到欣赏。英格兰不断争论到底是杰拉德还是兰帕德应该出现在4-4-2阵容中,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可以把卡里克放在他们中一人或者两人的身后,抛弃掉4-4-2阵型,获得中场的平衡。霍奇森接手后,英格兰国家队才开始完全意识到菱形中场的好处,他们需要的就是像卡里克这样的人位于菱形的最后。
 
卡里克即将迎来34岁的生日,未来几年他有机会成为俱乐部和国家队的支撑。人们开始考虑这到底可不可行,考虑到他的年纪还能踢多久。但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员已经证明了,年龄对于中场大师来说,绝对不是障碍。 中场大师普遍不再年轻,我们似乎可以说年龄与这个位置是由相关性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多的运动中,焦点集中在压迫、反压迫、高速和快速攻防转换上,一些上了年纪的中场球员步伐无法跟上,必须适应更加靠后的位置,这样他们缺乏速度和身体素质的缺陷就能够由周围的中场和后卫弥补。他们可以动用更多的智慧和意识加上经验来控制比赛。 中场指挥家努力证明,现代足球比赛中有时也有暂停的空间,可以镇定自若地踢球,不慌不忙,有节奏地传球。在这场斗争中,他们从一些教练那里得到了慰藉,因为这些教练看到了拥有中场指挥官的好处。瓜迪奥拉最清楚这些好处,因为他自己曾经就是这些指挥官中的一员。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场进攻组织者被双后腰和防守型中场挤出,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他们撤后的时候。 但是对于一些球员来说,却不是如此。杰拉德就是一个例子,出于需要,他被撤后,但是却完全不能适应新角色。这说明,在一个被愈发高大力量型球员主宰的竞技运动中,相信应该给这项运动加入华丽元素的人把中场指挥家看做乌托邦似的理想角色,但他们绝对不是,而是有自己的具体技能。这样说不是为了照顾那些上了年纪的优秀球员,如果他们缺乏必要的技能,也不会在自己的位置上获得成功。因此,虽然一般来说,世界足坛里的中场指挥官都已经过了30岁,但是高龄并不是一个必要条件,而是一个巧合。 更可能的情况是,中场指挥家由于之前提到的一些素质,相比其他人能够更好地胜任这一职责。
 
追求进步的球队从后场发起进攻,在前场就开始防守,因此进攻组织的任务出现了倒置。上世纪90年代,路易斯-范加尔还是阿贾克斯主教练的时候就提出了这一理念,他说:“现代足球中,后场四人组的中间两位实际上是进攻发起者。”这句话从范加尔口中说出意义非凡,因为正是他让卡里克在扮演重要的防守角色。 这个时代就是阿里戈-萨基(Arrigo Sacchi)说的专业化时代,因为这些中场大师们依然需要身边球员的帮助。的确,进攻组织者现在位置更加靠后,但是他们仍然需要进攻破坏者来平衡。唯一的区别就是,进攻组织者身后需要一位进攻破坏着,中场指挥家身前需要进攻破坏着。 我们现在还没能看到每位防守球员都能拥有精湛技术的鼎盛时期。过去对于防守和进攻的观念是“解围”和“射门”,但是这种观点正在改变。现在,至少在顶级水平上,两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前锋也应当承担一些防守任务,后卫也需要更好的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中场指挥官显然更加重要。他们拿球时很镇定,能够在缓解高压的情况,这些都是必须的,因为现在进攻球员更倾向于压迫式打法,而且组织性更强。足球比赛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中场指挥家的角色,而不是简单地让其他的中场球员去适应这个位置。尽管这一角色仍然被看做是上了年纪的大咖们的养老院,但是发展的趋势表明,未来像卡里克这样的球员不需要再等到30多岁才能够享受应得的赞誉。(翻译:WeirdoOrange)

本文由ENJOYZ足球装备网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译(翻译)。转载须征得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违者我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ENJOYZ足球装备网 [https://www.enjoyz.com/]

本文标题:年纪大了怎么踢?深度解析球员年龄与场上位置的关系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