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装备评测 > 实战评测 > 归来不凡!新“猎鹰”值得尝试!——adidas Predator 18.1实战评测

归来不凡!新“猎鹰”值得尝试!——adidas Predator 18.1实战评测

今天我们评测的主角是adidas Predator 18.1足球鞋,没错,“猎鹰”又回来了!虽然它看上去与我们熟识的那只鹰变化不小,但是面对现实这就是阿迪达斯的Predator新作,而且经过实战检验,它配得上这个传奇名称。
没有红色的翻折鞋舌、没有独立摩擦条,不管从哪个角度Predator 18看上去都像是Ace系列的新作品,那这款球鞋凭什么叫Predator?答案是摩擦条!这是阿迪达斯Predator系列最核心的特质,是之前每一代“猎鹰”唯一的共同元素。翻折鞋舌在首代Predator中并未出现,而且从Predator X开始又再次删除;经典的黑白红配色没有出现在首发配色中也不是首次,唯独只有摩擦条才是Predator恒久不变的元素。那么Predator 18有没有摩擦条呢?当然,阿迪达斯用全新的立体针织技术在鞋面前掌编织出了有利于控球的3D纹路,还用引入全新FORGED KNIT针织结构,配合全天候的CONTROLSKIN科技,Predator 18的摩擦条是全新并且具有科技性的。大家可以翻看之前ENJOYZ的Predator系列回顾,实际上阿迪达斯早在Predator Touch开始就在寻求更优化的鞋面摩擦条设计,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让鞋面自然弯折不影响脚面触感,让摩擦条变薄、变细、分区分布这都是曾经出现过的设计。然而到2017年,在足球鞋制作科技已经完成跨越式进步的今天,新“猎鹰”已经不再需要鞋面的那些橡胶配件了。这是技术的进步。
Predator 18同样也是Ace系列的延续。Ace系列从推出伊始就秉承了Predator的某些特质,还记得Ace 15.1足球鞋鞋面的网格状纹路吗?当然,Ace 16开启了阿迪达斯足球的新篇章,Primeknit针织材质和无鞋带的设计让足球装备再次往前迈出坚实的一步,Ace 17系列进而又巩固了这一发展。现在Predator系列重生,Predator 18足球鞋当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优势的延续。
所以,眼前的Predator 18就是新一代“猎鹰”,经历了Ace时代之后的Predator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现在回想,或许两年前阿迪达斯已经布好这盘棋局,刻意让Predator蛰伏再以现在惊艳的形式回归。当然了,并非在这里兜售Predator 18,每个EZer心中都有自己的“猎鹰”,情怀是无价的。
唠叨了前面一大段后,我们进入今天的正题——实战评测!
由于想要为大家带来最新鲜的感受,这双Predator 18.1足球鞋小编只穿了一场比赛,今天就来谈谈初步的感受和印象!
 
鞋面感受:
adidas Predator 18.1足球鞋的Primeknit鞋面触球区域可以用非常柔软来形容,织物层和热熔膜涂层并不厚重,这实际上是完成了Ace 16和Ace 17鞋面的修正。穿着过Ace16+ Purecontrol的小伙伴应该了解,当时的鞋面可谓“里三层外三层”,为了让织物鞋面更好定型、防止延展,热熔膜涂层还用了不少,虽然触感上已经不错,但是比起后来的Ace 17还是有差,更不用与今天的Predator 18相比了。
鞋面的柔软和轻薄保证了触球的真实感受,在比赛中小编能够非常明确的感受到鞋面在传球、停球时反馈,双脚触球部位的体验明显。既然是Predator,那么鞋面的立体针织摩擦条纹在实战中表现如何呢?前掌区域的立体纹路配合CONTROLSKIN科技的确能够对控球和传球起到效果,但是并没有Predator早期系列的橡胶摩擦条来的明显。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现在摩擦条纹与植物鞋面一体,再也不影响触感,但是丧失掉部分功能性也在所难免。如果阿迪达斯可以在涂层上做出立体效果,是不是能增强鞋面的控球辅助呢?这或许会在下一代Predator中得到提升。
球鞋中段内外侧是FORGED KNIT针织结构,从视觉上可以看出针织条纹更加粗狂,一是增强了球鞋这一部分的稳定性,另一个好处就是鞋内侧在传球时的辅助效果明显了,特别是用足弓内侧加力长传和推射时效果。
由于Predator 18.1是有鞋带设计,所以整个鞋面的包裹性和稳定性在鞋带的配合下非常出色,穿上之后小编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都没有再对球鞋进行过调整,也没有出现松脱或是不安全的感受。但是由于这一次阿迪达斯大胆升级了鞋面涂层的使用以增强真实触球感受,织物鞋面究竟会不会延展变形、何时会“松”掉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穿着舒适度:
首先adidas Predator 18足球鞋(旗舰和高端款)修改了鞋楦,不再使用Ace系列的11034鞋楦而改为11040鞋楦,球鞋的鞋型更宽,对脚型的兼容度更高;其次,尺码方面来说Predator 18.1并不偏码,小编穿着的就是自己的常规尺码JP270。由于还没有试过Predator 18+,所以现在还不能判断无鞋带的尺码情况。
鞋型更宽、鞋面更软当然穿起来更舒服,小编赛前只花费了15分钟就是就完成了球鞋的磨合,这一点倒是非常喜人的。不管是早前的Predator系列还是之后的Ace系列,磨合都是球鞋存在的一大问题,特别是Ace 16和Ace 17的旗舰版无鞋带款,没个两三场比赛谁敢说能穿开?
Predator 18.1穿着舒适还依赖另外两个新的设计,第一就是弹性一体化针织鞋舌。脚背处的织物鞋舌未覆膜的面积更大,弹性和韧性更好,穿着球鞋时更加轻松,穿入之后更容易调整脚部姿态,同时包裹感并未丢失,再加上鞋带的辅助,Predator 18.1的穿着舒适度是非常高的。另外这个设计也为高脚背选手开启了大门,相信尝试无鞋带设计的Predator 18+也不是难题。另一个设计就是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后跟,由Primeknit织物材质和覆膜结构组合的后跟呈现出向内包裹的弧形造型,完美贴合球员的后跟,这是之前在球鞋内侧增加海绵垫层无法达到的包裹感受。整个球鞋的后跟在双脚穿入之后很快就会随着磨合的进行变得服帖,磨脚后跟?完全不存在的!
前后高低不同的Sockfit袜套是Predator系列中的新元素,当然它来自Ace 16/17系列。实话实说,全新的袜套确实能称得上“sock fit”,之前的Ace 16的袜套?松!Ace 17的袜套呢?硬!Predator 18的这款袜套可以与PUMA的evoKNIT袜套PK一下舒适度了,弹性、松紧度、包裹度都非常不错,那些说要剪袜套的EZer,劝你们不要哦!
 
大底感受:
adidas Predator 18采用了全新设计的FG大底,CONTROLFRAME科技和双密度尼龙材料的使用保证了大底支撑、回弹、轻量效果,新设计的鞋钉及组合展示了球鞋的掌控特性。实战中效果如何?
大底前掌软度适中,蹬地时能随着脚掌自然弯折,而中段的CONTROLFRAME“爆裂纹”支撑脊硬度极佳,有效保证足弓的发力,也让球鞋随着双脚做各种扭转运动时具有稳定性。鞋钉是不规则的几何形状,既能保证抓地力又不是灵活性,唯一的“缺陷”是前钉11.6mm和后钉15mm的长度在人造球场上有些吃不消(FG原本并不是为人造草球场设计的,这一点必须明确),特别是冬天的人造球场。由于目前AG大底版本还未推出,所以心急火燎的小伙伴只能先凑合FG使用了。不过这里要指出,虽然鞋钉偏长,但是在人造球场上倒是大底感觉很稳,鞋钉也不硌脚,整个测试过程中没有出现因为鞋钉要“翻车”的状况。
另外,Predator 18.1的大底是没有BOOST缓震科技的,有和没有小编觉得差别不大,能有最好,没有那就没有吧,毕竟有没有BOOST差了400多块呢!
弧线还是掌控?
没有了传统Predator鞋面的橡胶摩擦条,传球和射门时制造强烈弧线的辅助当然是大大减少了,射门是的力量加成也降低,新的鞋面织物摩擦条纹更加注重的是控球和完成技巧时的功效,并让柔软的鞋面适当的增加摩擦效果。所以寄希望于新“猎鹰”让你再次重现贝氏弧线、天外飞仙有些不太现实,它倒是能帮你完成阿里的穿裆过人。当然如果你本身就是任意球高手,那么穿什么有所谓吗?
结语:
因为拥有了全新技术的摩擦条纹,阿迪达斯可以大方的宣布Predator系列回归,同时新球鞋还传承和延续了Ace系列的经典元素并做出全面的升级,所以Predator 18是名副其实的新“猎鹰”。织物、袜套、尼龙大底、230克的重量,这显然是一双更具科技感、更满足现代足球比赛需求的战靴。配色不满意不重要,球鞋实战性能好才是关键。就初体验来看,这双新“猎鹰”小编很喜欢,出乎意料的好穿。现在要做的,就是等一个经典的配色咯!
干货看这里:
1. 鞋面柔软舒适、触感真实,摩擦条纹效果有待提高;
2. 前掌偏宽,脚型兼容度高,有鞋带版本不偏码;
3. 鞋面使用耐久性有待验证,不过以柔软程度来看,存在“走形”风险;
4. 大底表现优异,但FG鞋钉偏长,建议在高品质人造球场使用;
5. 打分:鞋面功能8分(TOUCH);包裹舒适度9分(FIT);长传、射门7分(SHOOT);抓地力8分(TRACTION);重量8分(WEIGHT);外观8分(LOOKS);
6. 新“猎鹰”值得一试!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译(翻译)。转载须征得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违者我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ENJOYZ足球装备网 [http://www.enjoyz.com]

本文标题:归来不凡!新“猎鹰”值得尝试!——adidas Predator 18.1实战评测

本文地址:http://www.enjoyz.com/pingce/evaluating/2017/17077.html

关键词: adidas   Predator   18   1